為促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提高思政課教師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能力,2023年7月-8月,伟德 官网分兩批次組織思政課教師赴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地-廣西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研修活動。
探紅色文化記憶,憶往昔峥嵘歲月。7月24日至30日,在廣西,通過專家講座、現場教學和實踐研學等方式,老師們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态文明建設、紅色文化傳承等内容進行學習研修。開班儀式後,全體教師認真聆聽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原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劉建宏教授所作的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西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專題講座,進一步提升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後,研修培訓班先後在南甯、桂林等地開展現場教學。在昆侖關戰役博物館體驗了昆侖關戰役宏大的戰争場景,猶如跨越時空,走進了1939年那場壯烈的戰争,深切感受了戰争的殘酷和革命先烈的偉大;在鄧穎超紀念館,領略“南甯女兒”鄧穎超同志波瀾壯闊的一生;在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舊址,感受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人排除一切困難、團結一切力量,堅韌不拔、矢志不渝保家衛國的抗戰精神;在陽朔縣興坪鎮,跟随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迹,充分感受漓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在湘江戰役舊址和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館,現場聽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戰役的全部經過,領悟到了湘江戰役的曆史轉折意義。
感閩南紅色文化,傳紅色革命精神。8月4日至10日在福建,老師們先後在福州、三明、龍岩、廈門等四個城市參加現場教學、實踐參觀、專題報告等研修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曆史文化街巷,走進林則徐紀念館、林覺民故居、冰心故居,親身感知“一個三坊七巷,半個中國近代史”的閩南曆史文化;在福州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通過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認真了解福建船政工業對中國社會近代化的積極影響;在三明沙縣來到沙縣夏茂鎮俞邦村,探尋鄉村振興新樣本——沙縣小吃轉型升級經驗與啟示;在龍岩長汀,參觀了馬洪中央蘇區紅軍标語博物館、瞿秋白紀念館和楊成武紀念館,緬懷追思先烈、弘揚蘇區偉大精神;在龍岩上杭古田會議舊址,走進毛主席紀念園、走入古田會議紀念館,深刻領悟了古田會議的重大曆史意義及當代啟示;在福建漳州,參觀了“漳州110”事迹展覽館、谷文昌紀念園,深刻體悟了以人民為中心、做人民的保護神的“漳州110”精神和為民、務實、清廉的“谷文昌精神”。
通過實踐研修,教師們紛紛表示,增長了見識、磨煉了意志、堅定了信念,豐富了思政課教學内容,對上好思政課、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